• 投稿邮箱:kxjscx@kxjscxzzs.com
  • 在线编辑QQ:959914545
科学技术创新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600/N

邮发代号:14-119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山医院完成“同步换心肝”手术

发布时间:2020/05/29 阅读数:498

  一次手术,“同步换心肝”!“感谢中山医院的医务人员,也感谢捐献给我珍贵的心脏、肝脏的供者及其家属,是你们给了我又一次生命。”5月28日,来自贵州的63岁陈先生顺利出院,这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自2002年成功实施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后完成的第二例,截至目前全国也仅成功实施五例。 9个月前,陈先生因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并伴反复消化道出血来到中山医院门诊就诊,经多学科专家团队仔细分析病情后,提出肝移植治疗方案。在与医院心外科、心内科专家会诊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若不解决心脏问题,行肝移植手术时会有很大风险:“若要接受肝移植,必须先治好心脏疾病。”该院心外科专家团队在查看了患者的各项检查报告后认为,患者为严重缺血性心肌病,冠脉三支血管全部闭塞,左室射血分数(LVEF)22%,不能行常规搭桥手术,要根本解决陈先生的心脏问题唯有心脏移植。肝外、心外专家团队经会诊仔细研判后,决定进行心肝联合移植。 按照国家卫健委、上海市卫健委的相关文件要求,在相关术前评估结果均符合手术要求后,将病人信息上传至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RTS),等待合适的供体分配信息。5月7日,CORTS分配信息反馈,提示有合适的供体。医院立即通知陈先生入院,并同时派出专业团队出发获取供体器官。 5月8日一早,各部门到位待命。根据工作群中供体心脏和肝脏顺利取出、转运和抵达的信息,心脏外科和肝脏外科手术团队严格掌控时间节点实施手术治疗步骤。中午11点50分,供体心脏和肝脏顺利送至手术室。心外科王春生教授、孙晓宁副教授争分夺秒投入到心脏移植手术中,切除病心、精细分离粘连部位,将同种异体心脏原位移植,仅用了创世界纪录的14分钟即完成心脏吻合。 在心外科团队顺利完成心脏种植后,樊嘉院士、周俭教授带领肝外科团队立刻切除已硬化变了形的病肝,并对供体与受体的静脉、动脉和胆管一一进行了吻合,恢复血流后,“移植肝”即有胆汁流出。 在心外科、肝外科、体外循环组、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输血科等团队医务人员的“保驾护航”下,陈先生全程情况较为平稳,历经10个小时左右平安返回心脏外科监护室,继续接受监护、抗排斥、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全国最早开展器官移植的单位之一,也是国内唯一的完全依靠本院力量完成肾脏、肝脏、心脏和肺脏等大脏器移植的医院。近年来,医院已在心移植手术技术上建立了一整套精细化流程,术中对心脏保护研究更是不断取得突破,如长距离运输保存供心心肌保护措施,突破了供心缺血时6小时的限制,最长缺血时间达12小时。 樊嘉表示,“中山医院希望整合医院多学科力量,为每一位病人,特别是疑难重症病人度身打造精准医疗服务,并通过MDT协作的不断磨合、优化流程,加强跨学科手术团队的默契配合,降低病人手术损伤和风险。”近年来,中山医院在多脏器联合手术治疗探索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已完成包括世界首例运用机器人微创技术同时根除直肠癌、切除肝转移、肺转移病灶在内的各类高难度手术治疗。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