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1 阅读数:522
刘香丽
摘? 要:当今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高职物流专业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级物流人才,通过高职学习,让学生们掌握物流公司运营流程,能够从事运输业业务、仓储与配送、物流营销、信息处理等工作。
关键词:高职物流? 计算机? 现状
中图分类号:TP3-4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a)-0185-02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物流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物流运营方式,计算机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运营陈本,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如果没有计算机技术,物流公司就不能够顺利运营[1]。高职物流专业的学生不但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要熟练应用计算机,所以,高职学生课程体系中必须重视计算机技术应用,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物流管理工作。
1?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高职物流专业,主要是为物流公司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员工,所以,在设置课程时,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满足物流市场的要求。在我国,物流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所以,课程设置和社会需要有一定的差距,很多课程无法在实践中应用,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只是教给学生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功能,比如Word、Excel、PPT等简单的软件应用,而在物流行业经常用到的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应用,学习的时候虽然都涉及到这些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十分熟练,使学生难以适应现在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2)高职学校计算机学习的硬件设施不到位。由于许多高职学校不重视计算机培养,对计算机课程的投入也很低,很多学校的计算机数量不够,上课质量得不到保障,有些机器老化,根本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学习操作。尤其是在学习网页制作、数据库管理等相关知识时,无法进行实践操作,学生达不到学习目标,使得刚毕业的学生无法满足物流公司的要求,只好在工作中继续深入学习,提升自己,以达到公司要求。
(3)高职计算机教育中,师资缺乏。在物流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中,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还要了解物流专业的相关知识。而现阶段的计算机教师基本都是计算机专业及教师,缺乏对物流质量的了解,而专业的物流教师计算机知识又不够,因此,无法把二者统一,使计算机知识和物流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2 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课程设置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主要原因
2.1 教学体系滞后
在现有的物流专业课中,教师在理论上,反复说明现在物流和传统物流的区别,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在实施物流改革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进行教学,忽视了现在物流的发展趋势。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行业中出现许多高科技产业,所以,在高职教育中,我们要与时俱进,意识到计算机在物流工作中的重要性,针对物流行业的特征,加强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2.2 高职学校的软硬件条件达不到要求
高职学校的硬件设施缺乏,使得学生们无法上机实际操作,无法保障教学质量,而在学习物流信息管理时,在教学中应用实践的物流信息实训系统价格不菲,让许多学校望而却步,由于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践需求,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3? 建立合理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在高职院校,按照学生所选专业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们能够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在针对物流行业的岗位特点,关于计算机应用课程应设置以下几个内容。
3.1 基础阶段
计算机基础,常用的办公软件、网络应用等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高新技术、Office软件,在工作中常用的工具软件,Internet和电子邮件的应用[2]。能够进行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
3.2 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提升阶段
这个阶段一方面主要学习物流类软件的应用,另一方面是结合专业课的特点,学习物流信息应用与管理能力,物流信息系统集成与维护能力,具有从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集成及维护能力等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2]。
3.3 计算机能力扩展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综合能力,能够掌握Excel高级应用,例如: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使用报表,同时让学生使用报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分析等实际操作,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作为物流专业的学生,要具备小型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能力,Access数据库能够帮助学生们方便有效地进行小型企业的数据管理工作。
4? 加强高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培养
4.1 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为了使学生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适应当今社会物流岗位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思想上要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在物流信息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是理论结合实际,一改传统的授课方式,以实际案例为素材,让学生们了解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学生使用这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物流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授课可以用以下两个方式进行:一是“分解综合相结合”,把所学知识分解,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最后,把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二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师布置一个具体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比方:可以让学生建立一个物流网站,对物流公司进行宣传管理,同时指导学生对网站进行管理和维护,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通过校内和假期实习,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应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真正掌握物流公司的工作流程,了解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4.2 提升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课堂上被廣泛应用,借助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网页设计、网站管理、仓储管理等训练,增加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能够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们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同时,增加了学生们交流互动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3 为学生创建实践机会
学校和物流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真正的实践岗位,使他们能够在正规公进行实习。上海圆通公司就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合作,在学校里设立了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基地设立了客服部、业务部等物流相关部门,学校中有30人在这个基地进行专职或者兼职工作,学生们在基地进行实训练习,感受企业文化,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在高职学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物流行业对员工的计算机应用要求,是学生们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陈健.计算机网络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探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79-80.
[2] 吴铮,吴洪才,姬月丽.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与创新[J].现代信息技术,2017,1(4):125-126.
[3] 罗琛.计算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数码世界,2017(12):519.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