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1 阅读数:420
张群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之下,高职美术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处于不断提高阶段。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高职美术设计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教学模式,尤其是根据学习的学习状况、学习积极性等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的同时,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实现认知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美术设计教学质量,该文简要分析高职美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职美术设计? 美术设计教学? 相关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a)-0105-02
伴随着高职美术设计教育模式的不断转变,高职美术设计教育的理念、模式以及方法均在不断转变。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现状,尤其是填鸭式、灌输式等落后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继续适用于高职美术设计课堂。在有效课堂建设过程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借助自主性的激发实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对此,探讨高职美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1? 高职美术设计教育相关问题
当前高职美术设计教育水平仍然处于停滞不前的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师生双方面。从教师角度来看,其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方面的不合理,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定式教育现象严重,导致教学氛围比较沉闷,导致学习主动性缺失[1]。从学生角度来看,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不会主动地探索和思考美术设计问题,学习过程中只会在教师的要求或指挥之下进行思考,缺乏思考自主性,导致整体教学效果较差。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下,合理地创建高效率的教学课堂能够有效改变师生双方面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推动作用明显。另外,因为受到学长、学姐等影响,导致学生认为美术设计的学习比较困难,在课堂中没有听懂后便会有放弃的念头,之后在课堂教学中便会很少交流,部分学生在课堂中感觉自己能够听懂,但是怎么做题都不对,在面对庞大计算量或计算难度较高的学习时也容易放弃,在缺少兴趣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会非常差。
2? 高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2.1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美术设计教学内容存在较高的学习难度,因为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尤其是数形结合、化简变形、等价转化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导致大多美术设计生都觉得教学难度较高,同时害怕学习。对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注重引导,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方面首先需要做好弹性目标的制定。美术设计的内容在高职美术设计中属于難点,在考试方面主要是以中等难度的学习为主。首先,在教学目标方面可以以弹性目标为主,解题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的综合分析以及部分计算能力,以多问题为核心,鼓励学生以拿到第一问题的分数为基础要求,并激励成绩较好的学生拿到满分,以弹性任务与目标稳定学生的学习信心。其次,还需要不断地优化引导方式,在美术设计教学内容方面,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此时学生很容易出现挫折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意识的交流沟通,发现问题的同时及时帮助其排解,引导学生最好考试学习的总结分析,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最后,需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按照美术设计的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不仅需要配备基础教材,同时还需要做好学生的准备,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梯度的习题,在教学中适当地控制并讲授教学深度与进度,促使学生可以及时消化并接受解题的思路,并形成较强的解题信心。
2.2 注重学习理念的引导
在美术设计教育中,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对于美术设计作品的理解与认可度。需要不断地强化美术设计作品的引入,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理念,也就是学习美术设计作品的重要性、意义价值,促使学生自愿接受美术设计作品[2]。美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作品是否本土化仍然是以作品内容为主,而不是以形式为主,本土化并不是指采用哪一种民族传统表现手法,也不是局限在哪一种民族美术技法,而是作品是否可以将人民特殊的、独有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是否能够表现出相应的美术风格以及气派。对此,在美术设计作品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思想层面上的引导教育,以追求全新美术设计创作手法的方式实现突破。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在美术设计作品引入时有效性本身相对比较低,所以在教学重点方面仍然是以西方美术设计作品为主,对于美术设计作品的应用很少会从音乐的大背景着手。对此,在教育中需要促使美术设计作品在教学中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做到作品本身的重新认识,强化学习过程的认知理念,只有真正提升认识的同时,才可以保障教学质量的最大化。
2.3 优化教材的引入方式
在鉴赏每一个美术设计作品时,都是对作品本身及其故事、背景的一种了解与鉴赏,在鉴赏具体的美术设计作品之前,教师需要准确掌握与美术相关的内容,例如创作背景、美术作品传播成效等,并将这一些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开始时的引入方式,借助这一种情景化的引入虽然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步骤,但是能够促使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形成明显的激发作用[3]。同时需要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育氛围,教师需要先明确美术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属于一种普及性的教育,并没有硬性的要求指标,所以课堂氛围可以相对轻松,但是需要保障教师的教育语言生动形象,尽可能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围绕学生的努力提供肯定的评价,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归属感,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在平常美术设计教学中,可以围绕着学生的基础与年龄段的特征,编制一整套符合学生特征的美术教材,基础训练以及教学结合在一起,其目标是杜绝枯燥、痛苦的训练,促使学生时刻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改善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2.4 从教材中引出美术设计作品
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核心的教学依据便是教材,教材则是相关部门负责编制的重点教学材料,属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主要材料。虽然在师范专业教育中,大多数的美术设计教师在教学中都意识到了,教材中借助文字表述的方式引入美术设计作品难度较高、效果较差,再加上缺少相应的教学依据,所以很难保障整体教学质量[4]。对此,要想促使美术设计作品在师范专业美术设计教育中达到较高的地位,就必须借助教材编制与合理规划的方式进行优化。教材当中的内容应当至少涉及到3个方面:(1)表述美术设计作品的设计目的、意义,促使师生对美术设计作品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认知;(2)保障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可以合理掌握相应数量的美术设计作品,同时达到相应的技能要求;(3)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入美术设计作品,并且对学生实行考核时必须涉及到美术设计作品,以硬性规定方式加入美术设计曲目。借助小型的团体课方式为学生提供美术设计作品的讲解,促使学生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保障教学的整体效果。另外,教师也需要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尤其是本地现有的美术设计作品,应当高度重视便编制成为相应的校本教材,融入相关数量的美术设计作品,并强化教学中校本教材的教育重视度,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美术设计作品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积极性。
2.5 创新教学思路,强化学习效益
在高职美术设计课堂教学中,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等因素,导致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在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效果并不突出。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美术作品开发创造能力,此时教学方法的改进便显得格外重要。在高职专业教育中,美术设计虽然属于重点教学课程之一,教但是学内容相对比较丰富,涉及面也比较广泛。再加上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学生在美術设计学习方面的积极性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走神、抵触[5]。另外,教师如果采用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比较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阻碍时往往会逃避。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美术设计教学质量,首要任务便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进行知识讲解,从而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传统枯燥乏味的知识以丰富多彩的视频、图片进行讲解,这一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复杂的内容变得更加有趣。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学难度较高,教师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突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价值,借助趣味性、启发性等多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于学生的美术设计思维、美术设计意识以及美术设计能力均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具体教学方面,教师需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以及导学,注重教学的环境以及情境的创设,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叶晓霞.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领域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用研究——评《构成艺术设计》[J].新闻爱好者,2018,491(11):120.
[2] 张伟,陈扣洋.基于“职业能力递进”的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4(17):84-88.
[3] 周哲.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平面设计类课程“仿真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1(2):68-71.
[4] 杨财根,刘任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研究——教学工作诊改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诊改思考[J].职教论坛,2017,14(36):233-234.
[5] 蔡小丽.基于Co-op模式的广告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艺术评论,2018,175(6):174-177.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