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kxjscx@kxjscxzzs.com
  • 在线编辑QQ:959914545
科学技术创新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600/N

邮发代号:14-119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我国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3 阅读数:386

庄梦梦 李龙辉 李甜

摘? 要:工业部和信息化部于2019年1月7日正式发布《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汽车行业建立科学的绿色供应链评价体系。该文基于该评价指标,通过对部分企业进行摸底,分析我国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汽车? 绿色供应链? 现状

中图分类号:F274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061-030

为贯彻落实《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9年1月7日正式发布《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秉承全生命周期理念,以行业发展现状为依托,旨在形成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建绿色生态系统的创新发展模式。《指标体系》共包括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综合考评M1类汽车生产企业或汽车总成零部件生产企业在管理战略、绿色采购及供应商管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及回收、绿色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披露等各环节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能力。同时,为划分参评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指标体系》按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数(AGSCI)得分情况,将结果分为一星至五星5个不同等级,倡导优中选优。

该文通过走访3家整车企业,统计分析绿色供应链指标得分情况,系统分析了我国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及面临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帮助汽车行业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

1? 部分整车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

该文筛选了3家整车企业,依次计算了各企业管理战略、绿色采购及供应商管理、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及回收、绿色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披露5个一级指标的得分情况。其中,企业1总分64.5分,企业2总分60份,企业3总分75.5分。

1.1 管理战略得分情况

管理战略主要考核企业在顶层设计、制度文件、机构设置、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结果如表1所示。

从得分情况来看,企业宏观层面均具备绿色发展要求及内容。部分企业未开展绿色供应链体系建设,形成绿色供应链概念,不具备相关管理目标、实施方案及工作流程等文件;其他企业完成度较好,具备完善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办法等文件。三家企业不具备绿色供应链专职人员或机构,两家企业具备兼职人员,形成虚拟工作组。两家企业具有培训机制,但其中一家培训频率较低,基本2年1次。

1.2 绿色采购及供应商管理得分情况

绿色采购及供应商管理主要考核企业在产品采购、供应商选择方面,应融入绿色相关要求,带动上游企业实施绿色绩效改善。结果如表2所示。

从得分情况来看,企业在供应商准入管理中,均具备绿色环保、环境认证等相关要求,且供应商普遍倾向使用国家政策中推行的环保工艺/设备。同时,企业在供应商考核机制中均具备产品ELV、VOCs等环境绩效要求,基本具备供应商定期考核机制,但部分企业未涵盖环境绩效考核要求;均会对供应商产品绿色环保相关要求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周期不同。

1.3 绿色生产得分情况

绿色生产主要考核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所选取的原材料、采用的设备、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绿色化程度。结果如表3所示。

从得分情况来看,企业在轻量化、整车模块化、节能降耗及绿色产品设计等方面均开展深入研究;厂区多采用机器手等智能化设备;同时企业内部产品有害物质、VOCs及清洁生产均按照相关法规要求执行;部分企业在产品中采用再生材料充当隔音棉等非关键部件。在绿色物流方面,部分企业仅通过采用电动车代替传统车进行场内运输,而其他企业联合供应商采取原材料或零部件水陆联运、铁路运输成品等方式,因此分数悬殊。

1.4 绿色消费及回收得分情况

绿色消费及回收主要考核企业在引导绿色营销、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等方面是否采取相关举措。结果如表4所示。

从得分情况来看,企业对低油耗、低排放等绿色产品注重宣传,引导绿色消费;多采用纸箱、木箱等回收包装材料;整车和动力蓄电池拆卸拆解指导手册均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编制发布;通过内部实车拆解验证,确定车型实际两率值分别≥85%、≥95%;部分企业通过试验样车开展再制造研究,因此较未开展相关研究的企业相比得分高。目前企业基本未搭建回收网点,收集报废汽车及动力蓄电池,仅涉及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具备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点,因此回收体系建设及报废汽车回收两个指标企业得分普遍较低。

1.5 绿色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披露得分情况

绿色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披露主要考核企业是否基于全生命周期采取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绿色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管理以及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开展信息披露。结果如表5所示。

从得分情况来看,三家企业均具备材料数据采集系统、本企业环境信息收集系统,但缺乏绿色数据收集及分析平台、供应商环境信息收集系统;企业均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公示,但由于未开展报废汽车回收体系搭建,未开展绿色供应商评选机制等,缺少相关信息的披露。

2? 行业共性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从整体情况来看,企业主要在3个方面失分较高:(1)绿色采购及供应商管理方面,未具备绿色供应商评选机制及对供应商未开展环境绩效审核;(2)绿色消费及回收方面,未开展再生原料、废旧零部件再制造研究,未搭建报废汽车回收网点,未通过本企业回收体系回收报废汽车;(3)绿色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披露方面,未建立绿色供应链绿色数据收集与分析平台;企业环境信息平台仅收集本企業数据信息;对于绿色供应商及开展环境绩效联合改善的披露较少。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在采购及供应商管理中融入对环境的要求及考核机制,建立该企业绿色供应商评选机制,并根据评选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2)注重再生原料、废旧零部件再制造研究;(3)通过自建、委托或联合建设的方式在销售区域建设回收网点,回收该企业报废汽车及退役动力蓄电池;建议在销售区每个地级市至少设置一个网点,并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4)注重对该企业绿色供应链绿色数据收集与分析平台,搭建对供应商环境数据的收集渠道;(5)加大对企业、供应商环境信息的披露,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建议可通过公司网站、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等途径对相关环境信息进行公示。

参考文献

[1] 张潜,赵菊红.中国汽车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2010(4):48-75.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