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01 阅读数:381
徐兴平
摘? 要:道岔是铁路运输的关键行车设备,牵引道岔的转辙机是铁路电务系统的主要设备。50kg/m钢轨,辙岔号为1/18号的道岔(工务图号专线01-4275),电务设备采用ZD6-E/J/J型直流电动转辙机三机牵引。该文介绍了ZD6-E/J/J型直流三机牵引道岔的转辙机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和电路原理,针对ZD6-E/J/J直流三机牵引道岔控制电路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电路改进方案。
关键词:铁路信号? 道岔? 控制电路? 改进
中图分类号:U284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019-02
普速铁路部分车站为了提高道岔侧向通过速度,采用50kg/m钢轨,辙岔号为1/18号道岔(工务图号专线01-4275),该型号道岔电务设备采用ZD6-E/J/J型直流电动转辙机三机牵引,其中第一牵引点采用ZD6-E型转辙机,第二、三牵引点采用ZD6-J型转辙机。目前,针对50kg/m、18号道岔采用ZD6-E/J/J型直流电动转辙机牵引的道岔控制电路标准图尚未公布,该文着重分析该电路设计原则,针对运用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方案。
1? 电路设计原则
直流三机牵引道岔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如下。
(1)满足《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中的有关直流道岔控制电路的要求:①道岔转换设备的动作,必须与值班员的操纵意图一致;②道岔在任何一种锁闭条件下不得启动;③道岔一经启动,不论其所在轨道电路区段是否有车,均应继续转换到底;④道岔因故被阻不能转换到底时,对非调度集中操纵的道岔,应保证经操纵后转换到原位,调度集中操纵的道岔,应自动切断供电电路,停止转换;⑤电机电路故障,道岔不应再转换;⑥道岔转换完毕,应自动切断启动电路。
(2)三机牵引的转辙机应顺序错峰启动,错开电机启动电流峰值。
(3)转辙机需在规定的时间内转换完毕;规定时间内未转换到底时,应停止转换。
(4)表示继电器需检查牵引道岔的所有转辙机均转换到规定位置的状态。
2? 设计方案
(1)每一组ZD6-E/J/J道岔的控制电路采用3个DCXS组合,每个DCXS组合对应一台转辙机。其中DCXS组合在原ZD6-D单动道岔定型组合(C1组合)基础上修改,每个牵引点设一个道岔组合,每个道岔组合增加1DQJ复示继电器2台(1DQJF1、1DQJF2,型号为JWJXC-480型)。具体电路如图1、图2所示。
(2)为保证每个牵引点同步动作,设计有切断继电器(QDJ)和总保护继电器(ZBHJ)。
(3)第一动(记为DCXS(1),下同)的1DQJ励磁电路与原ZD6-D单动道岔电路中的1DQJ励磁电路相同,DCXS(2)的1DQJ励磁电路需检查第一动的1DQJ前接点,DCXS(3)的1DQJ励磁电路则需检查第二动的1DQJ前接点,从而保证三机按顺序启动。
(4)3个牵引点1DQJ顺序励磁,即第一点1DQJ吸起后接通第二点1DQJ励磁,第二点1DQJ吸起后接通第三点1DQJ励磁。道岔启动电路控制线中接入1DQJF1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加强接点。1DQJ的第一组加强接点用于做复示继电器,1DQJ的第二组加强接点用于下一级1DQJ顺序励磁。2DQJ转极使用1DQJF1第3、第4组接点。
(5)二、三动的DBJ(FBJ)励磁电路与原ZD6-D单动道岔的表示电路相一致。第一动的DBJ(FBJ)励磁电路则分别检查了两组后两动的DBJ(FBJ)接点,铁道部运输局运基信号电【2009】1147号文明确规定,道岔多机多点控制电路中的表示电路至少要检查两组接点。计算机机联锁只采集第一动的DBJ和FBJ。
3? 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运用中发现,道岔经常发生启动后电机停转,导致道岔转不到底无表示的故障。故障现象为1DQJ励磁吸起,2DQJ转极,转辙机电机未启动,1DQJ又落下。经分析认为是1DQJF1吸起时间加2DQJ转极时间之和若大于1DQJ缓放时间时,造成转辙机电机未启动时1DQJ不能构通自闭电路,1DQJ已缓放落下,造成电机停转。
4? 解决方案
方案一:对道岔启动电路中1DQJ接点进行调整,保证1DQJF可靠吸起。将原1DQJF1励磁电路中的1DQJ的第一组加强接点改为第三组普通接点;将原1DQJ错峰电路中的1DQJ第二组加强接点改为第四组普通接点;腾出1DQJ的第一、二组加强接点用于道岔启动电路中1DQJ自闭电路。把2DQJ转极电路中的1DQJ第三、四组接点改为1DQJF第一、第二组接点,保证1DQJF可靠吸起后,2DQJ转极后才能构通1DQJ自闭电路。如图1、图2中椭圆内接点改为实线方框内接点。
方案二:延长1DQJ的缓放时间。在1DQJ3-4线圈并接阻容元件,延长其缓放时间至1s。采用阻容件电阻100Ω,电容2200μF。如图1、图2所示。采用方案一进行电路优化改进,设备运用一段时间后因继电器特性发生变化,偶尔还会发生转辙机停转现象。为彻底解决此类现象发生,又采用了方案二的修改方案,在1DQJ繼电器励磁线圈(3-4)上并接了100Ω电阻和2200μF电容串连组成的延时电路,将1DQJ继电器的缓时间由0.5s延长至2s左右,使1DQJF1吸起时间加2DQJ转极时间之和小于1DQJ缓放时间,彻底克服了转辙机电机未启动时1DQJ不能构通自闭,造成电路、电机停转的故障。
5? 结语
按此方案对兰州铁路局西平线平凉南站ZD6-E/J/J型直流三机牵引道岔控制电路进行改进,满足相关规范的技术要求,电路动作安全、可靠,改进以来再未发生类似故障,保证了设备良好运用。
参考文献
[1] 徐兆立.直流多机牵引道岔启动故障原因分析与对策[J].铁道通信信号,2015(5):51-53.
[2] 蒋先进,蒋淮申,杨林生.交/直流道岔电动转辙机集成控制试验仪简介[J].铁道通信信号,2016(4):11-13.
[3] 关瑞邦,孙其泰,桑兴民.ZD6-E/J/J型双动道岔控制电路故障分析及改进[J].铁道通信信号,2014,50(5):33-34.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