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kxjscx@kxjscxzzs.com
  • 在线编辑QQ:959914545
科学技术创新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600/N

邮发代号:14-119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四字巧问法让提问掷地有声

发布时间:2020-01-26 阅读数:402

胡传慧

摘 ?要:设疑提问是教师了解学情、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好的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深度学习。鉴于此,该文从课堂有效提问的要求和策略出发,针对当下课堂提问中的误区提出一些建议,为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有效提问 ?技巧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b)-0155-02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知识。在探索提问实效性的路上,现在的课堂有时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随意提问和花式提问。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两种现象下,我们的课堂看似热闹,其实热闹的背后学生的思维大多是停留在原地,这背离了提问本身应有的意义。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让提问变得掷地有声,真正意义上启发学生思维,就变成了我们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提问是有技巧的。笔者总结为4个字:“时、异、空、深”。

第一个字:“时”,即捕捉提问的时机,助推学生探究进程。教师只有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内驱力才能得到激发,被动学习才能转变为主动探究。学生都有好奇的天性,当他们产生了非探究不可的求知欲时教师再把他们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然后进行悬念式提问,定能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执教《厘米的认识》一课时笔者充分挖掘教材、放手学生看图讲故事,当学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中产生疑惑时,通过巧妙设问“同样是3拃,为什么最后衣服变小了”,很自然地给学生留了一个大的悬念,学生的求知欲望马上就被激发出来,课堂教学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阶段。好的问题时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个字:“异”,即照顾个体差异、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课堂不是少数孩子表演的舞台,不同的学生展示着不同的水平。所以提问要适中。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体差异,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水平才能拾级而上。在执教《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笔者让每个孩子课前准备好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课上组织学生进行拼图。当笔者抛出“你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这一问题时,本以为课前预习过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有思路,出乎意料的是学习能力中下游的孩子拿着拼好的图形手足无措,他们根本不知道该从哪入手。反思之后,笔者发现自己的问题没有照顾到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因为问题太难导致他们茫然失措。接着,笔者重新调整了思路,降低难度、将问题分解为3个层次:(1)原来三角形的边和拼好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联系?(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的?(3)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这样,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置有梯度的问题,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使他们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学习动力也就会凸显出来。

第三个字:“空”,即借助提问留白,预留探究空间。有效的教学方式一定不是“满堂灌”,但提问时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有时却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年月日》时,即将下课时笔者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不是整百的年份如果是4的倍数,那就是闰年,而整百的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确实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但课堂上笔者并没有阐述原因,只告诉他们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课下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们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一节课所能达到的。其实,留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它必须服从于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留白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教学目标,根据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来设计留白,让学生通过口头回答或练习来暴露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第四个字:“深”,即抓住关键及时追问,启发深度思考。我们的课堂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反复重复的问题学生似乎也都认真听了,然而,过不了几天,照样出错;课堂教学变成了由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学生匆忙应对的过程。所以有些课堂看似活跃,教学效果却一般。究其原因,大都是课堂缺乏深度思考。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数学的近况来设计问题,让学生利用己有知识经验,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后,能够积极回答,所谓“跳一跳,够得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提问难易适度,选择不同的对象,对基础知识内容提问时,可面对中、差生,而对知识难度较高的提问应对优、良生。每一堂课的提问要有广度、深度、坡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讲授0的除法时,当学生们通过探究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时,笔者指导学生看书,为什么书上说的是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呢?通过看书,学生发现了自己总结的结论和书上的结论有出入,开始陷入思考。笔者抓住这一契机,继续追问:0能做除数吗?大家可以小组内根据除法的意义讨论。在笔者的追问下,知识一次一次迁移,学生思考的深度逐渐提升,思维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要渠道。恰当的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课堂提问时把握“时、异、空、深”的四字技巧,提问才会掷地有声,才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才可以让深度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 邵怀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标准、策略及观察[J].教育科学,2009,25(1):38.

[2] 于建玲.“鼓”要敲在点子上——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0):132-134.

[3] 刘萍.小提问创造大智慧[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14):55.

[4] 浦叙德.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追问及时机[J].中国数学教育,2011(5):2-4.

[5] 王敏.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提问的小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181-182.

[6] 刘长新,张翠英.初中生物课堂提问技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97.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