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kxjscx@kxjscxzzs.com
  • 在线编辑QQ:959914545
科学技术创新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600/N

邮发代号:14-119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探索与争鸣]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

发布时间:2022/02/12 阅读数:468

邓建玉

摘 ?要: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旨在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兼具的操作者。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数控模具专业人才的摇篮,只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才能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分析可知,学校当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实操设备不完善的教学现状,对此,该文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数控模具专业 ?教学现状 ?改革建议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2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12(a)-0243-03

Abstract: The CNC mold major in vocational schools aims to cultivate operators with bo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society. As a cradle for cultivating CNC mold professional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an only provide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the society by reform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chool currently has a shortage of teachers, irrational curriculum, and imperfect practical equipment. The paper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dual-teacher" teaching team, the reform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provide sugges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NC mold major; Teaching status; Reform proposals; Importance

随着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具有专业模具制造能力的人才需求量激增,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控模具专业学生不仅要求能看懂图纸,还需要熟练使用绘图软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职院校培养人才容易忽视应用能力,缺乏对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实现综合提高的培养模式,因此,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从市场化角度出发,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能力本位”的思想,多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促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更好地融入。

1 ?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学改革重要性

明确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了解其有利于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当前我国诸多中职院校存在实训基地不足的现象,学校提供的设备资源相对匮乏,无法展开针对性的实践培训。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做好校企合作,让更多的数控模具专业学生到企业中边做边学。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后,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参与感,提高了教学质量。基于专业综合技能提升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强化数控模具专业技能,掌握更多的岗位技能。基于正确教学模式的引导,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数控模具技术型人才。基于正确有效的教学改革,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控模具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全流程的操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 ?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2.1 师资力量不足

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面临的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师的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数控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市场对数控模具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由于数控模具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够,导致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由于我国多数中职学校的数控模具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师资队伍还在组建中,多数中职学校的数控模具专业教师为其他专业转岗。受中职学校对数控模具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有所改进,但仍然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中职院校数控模具的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学生进入企业后,专业能力无法达到企业要求。由于数控模具专业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学生接触到的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等教学内容相对传统,实际应用面不广。部分中职院校受设施设备不健全等因素影响,无法展开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采用理论讲授课程的模式。当前多数中职院校,数控模具专业选用的教材,内容陈旧,实践性无法达到市场需求。中职院校强调对数控机床操作的实际培训,对学生在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护、机电设计、液压与气动、数控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教学训练不够,导致人才培养严重脱离生产实际。

2.3 实操设备不完善

实操设备不完善,也是当前中职學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学面临的是重要问题。由于实训设备数量不足,专业设施不配套,导致实践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数控模具专业应该配有专门的实训基地,基地内设置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实验仪器等设备。为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操环境。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要求中职院校数控模具专业学生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实训设备条件差不利于人才培养。众所周知,数控模具专业对实操设备要求较高,需要配置计算机房,运行大型的数控软件,做好建模、编程等工作内容,实现动态模拟加工轨迹。由于数控模具专业配置的设备昂贵,多数中职学校,无法建立实践基地,仅仅才买几台专业设备供学生实操练习,无法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 ?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3.1 建设“双师型”教学队伍

针对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师资力量不足现状,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改革建议。受教学体系等因素影响,多数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师直接从学校毕业后进行任职,缺乏一线工作经验,自身的专业技能也相对匮乏。由于中职学校的教育特殊性,要求学校内部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调查可知,当前多数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无法兼具这两项能力。中职学校需要改变教师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创造条件,鼓励更多的教师进行企业生产工艺训练,实现“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从强化师资力量的角度出发,构建一支数量充足且保证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中职学校不仅需要强化现有数控模具专业教师的培训,还需要有计划地从企业中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教学培训,帮助他们快速上岗,将自身掌握的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学生。提高从企业中选聘的技术人员福利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派中职学校优秀的数控模具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锻炼,形成一支“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师资力量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职学校还可聘用数控模具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为学校提供相关专业的教学大纲,符合教学计划,使更多的技术人员可以成为教师并且完成教学任务。

3.2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课程設置改革的角度出发,革新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的教学模式。中职学校旨在培养面向企业生产线的专业人才,重视强化培养模具专业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从学校层面出发,提高学生的各项解决问题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程设置主要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理论知识的讲授广泛且简单,专业技能的讲授针对性不强。改革课程设置,从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精选适合的理论知识,突出教学的实践性,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当前企业需要的是一体化的模具人才,从市场需求可知,数控模具专业需要掌握设计、加工、安装、后期维护等综合技能。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专业教学时,做好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巧妙结合,以此全面提升数控模具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数控模具相关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删除整理,增加具有实用性的教材。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让更多的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实践的磨练,学生可以总结经验,降低学习的差错率。从改革教学方法的角度出发,中职学校需要利用全面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带来直观的印象,帮助对抽象内容的理解,以此提高学习效率。重视数控模具编程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层次。针对手工编程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的模拟练习,自己总结编程经验,进而掌握数控工艺方法。引导学生做好计算机编程,为顺应市场发展需求,通过学好计算机编程,改善机械制造精度,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自动编程软件,不断完善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框架,为共建数控模具专业完善的教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3.3 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

基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职学校展开数控模具专业教学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数控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对数控机床操作的全过程进行模拟,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整体加工操作的全面教学,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大部分的实操训练在数控仿真系统中完成,有效地降低了对基础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也能够降低对材料的消耗,进而降低教学成本。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下,仿真软件不断更新,这也能减少了传统实操训练中带来的安全问题,学生可以大胆地进行练习。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操作的实时评价,指出学生的操作失误,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师学会使用仿真软件,能够使得枯燥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帮助学生进行机床操作与编程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实操训练的真实感,还能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数控机床器械的破坏。学生们在熟练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同时,学习到了机械的基本操作,不仅能够降低错误率的发生,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符合当前的教学形态。针对设计类课程,可以利用电脑学习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数控模具专业从中了解设计到装配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设计作品。利用多媒体仿真软件模拟加工过程,为真实加工操作提供保障。基于现代化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实现人机交互,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动态操作,发散固有的思维模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毕业院校学生具备理论知识,还要求其掌握专业能力。中职院校旨在为社会输送专业型人才,其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顺应社会发展需求,需要进行全面革新。该文以数控模具专业为例,分析当前存在的教学模式弊端,并提出最具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以期提高中职学校数控模具专业教学质量,帮助更多的学生尽早适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袁洁.中职数控专业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J].科技展望,2016,26(3):281.

[2] 谢新辉.中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业,2016(27):109-110.

[3] 王茹.基于课程改革背景分析中职数控机电教学改革策略[J].南方农机,2019,50(3):194.

[4] 林树雄.谈中职数控模具专业信息化应用教学[J].现代经济信息,2017(19):419.

[5] 程帅.精密辊筒模具加工机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19.

[6] 李夕兰.信息技术与中职机械重点课程整合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9.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