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08 阅读数:408
张宇
若论及近年来养生圈里最热门的话题,绝对是益生菌。从酸奶到保健品,只要和益生菌沾上边的,绝对能卖到火爆。益生菌真的这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先来了解一下益生菌为何物。益生菌是指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并保持肠道健康,从而产生有利于宿主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从这个定义不难看出,益生菌其实是一类细菌而已,之所以具有促进健康的功效,主要是它们能在人体内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因此,说起健康效应,就要满足三个方面的前提:其一是选择的菌必须是在益生菌的目录之内,也就是“在编”的菌。其二,它们必须是活菌,因为只有活菌,且必须要保证在肠道内能够足够存活才能发挥作用,否则进入人体就被胃酸消灭了。其三是益生菌的数量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否则在体内也是无法起效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那些年关于益生菌的传言都是真的吗?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假的。
真相解读:这当然是假的!这些在广告上的有关宣传,千万别信。
肠道微生物与健康密切相关,与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也颇相关。现在还有一些精神疾病,比如自闭症等都可能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人体其实是一个生态系统,不光包括人体,而且还包括体内的这些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超级生命体。而食物是肠道微生物的唯一营养来源。错误的饮食习惯或者是不好的饮食一定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的变化,比如糖尿病、高血脂也是不恰当的饮食方式导致人体微生物的变化而造成的。益生菌的摄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肠道菌群配比,降低有害菌的比例,从而发挥正向的健康作用,但是这并不等同于益生菌就能够包治百病。虽然,近些年关于益生菌对抗过敏、癌症、感染的研究较多,但仍处于科研阶段,尚无确切的结论。因此,过度迷信益生菌,并把它们当药吃实在要不得。
真相解读:喝酸奶其实并不能达到补充益生菌的作用。酸奶中确实含有一定量的菌,但此菌非彼菌,并不都是益生菌。绝大多数酸奶中含有的其实是用于发酵的真菌,最常见的是保加利亚菌、嗜热链球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保加利亚菌和嗜热链球菌通过互配共生共同造就了酸奶的良好口感。其中前者主要负责产生乳酸,促进蛋白质凝固,增加酸奶的黏稠度。后者则主要负责产生香味物质,使酸奶呈现出特有的香味。这两种菌对于制作好吃的酸奶必不可少,但却并不属于益生菌的范畴。而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委员会对益生菌给出的官方定义,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确实属于益生菌范畴。但是,它们却并不代表会对人体有益。回头看一下前文提到的益生菌起作用的前提就不难理解了,益生菌必须在人体内能够定殖下来才能发挥作用。而这两种菌恰恰就属于“肠道一日游”的种类,根本留不住,自然也就不能发挥作用了。所以说,喝这种酸奶根本达不到补充益生菌的作用。何况很多常温酸奶受生产工艺的影响,里面半个活菌都没有,就更别提补充益生菌了。
当然,现在市面上确实有一些生产厂家看准了益生菌这块市场,人为地在酸奶中添加了一些能够在肠道中存活的益生菌,但是这种酸奶受益生菌菌种价格的影响,往往比普通酸奶贵出许多。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酸奶是在低温下保存的,喝进肚子里真正能留下多少益生菌还真不好说。总的来说,想通过喝酸奶补充益生菌,有点水中捞月的味道。
真相解读:选择益生菌不能盲目,并不是所有益生菌产品都适合所有人。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益生菌菌株可能有数百种,形式有药品、保健品和普通食品。对于药品形式的益生菌是需要遵照医嘱服用的,而其他形式的益生菌则需要由消费者自行选择和使用。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应该依据产品的质量和作用进行选择,好的益生菌产品应该标明产品中所含的所有益生菌的菌株名称和活菌总数量。每种菌株可以从专业资料库中查到背景信息,菌株的安全性和功效应有充足的证据,最好是做过人体临床试验,其效果是经过验证的。菌株可以定殖到肠道,对人体微生物具有有益作用。含有多菌株的产品,效果要优于单菌株。添加益生元的产品,效果也要优于不添加的产品。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益生菌产品都适合所有人,每个人的肠道微生物组成不同,微生物的数量也不一样,适宜的益生菌菌株可能也不一样,最好在选择之前,对自己的肠道微生物有所了解,并多尝试,确定适合自己的益生菌。
益生菌虽然对人体有益,但也要控制在合理的服用范围内。益生菌并不是越多越好,人体共生微生物是由数百种微生物组成的,它们之间构成了一个微生态系统,各种微生物之间彼此共生、比例合适,达到平衡是最好的状态。就像一个国家,各种职业的人比例合适才能维持稳定,并高效运转。如果以为搞研究的人对社会贡献大,大家都去搞研究了,势必会引起其他行业人力的不足,最终导致社会发展不均衡。所以,千万别觉得益生菌对健康有益,就胡买乱吃,这样不仅浪费钱,更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真相解读:有些人担心,益生菌服用时间久了,就会让身体产生依赖性,一旦停用就会产生不好的后果。
其实完全不必担心,这是因为:首先,益生菌并不是药品,效果并不会立马显现。一般来说,只有当益生菌在体内占据足够优势后,各种益生菌带来的正面效果才会逐渐体现出来。为了巩固这一效果,防止体内的有害菌卷土重来,建议服用益生菌12周之后,可以将益生菌摄入量减少到一半,用来巩固益生菌的效果,一直坚持半年,然后可停用。对大多数人来说,停用后,这一最优化的效果可以维持大约半年到一年。但由于生活、饮食习惯等各种原因,益生菌的数量会逐渐消失,效果自然也就会逐渐消失。但是,只是说正向的健康促进作用没有了,并不会产生什么负面的结果。其次,有人担心服用益生菌后会使肠道丧失繁殖有益菌的能力,最终只能依靠口服益生菌产品来维持肠道的健康状态。其实,肠道菌群并不是由肠道自身产生的,而是胎儿出生后通过产道、母乳喂养、呼吸、饮食,以及周围环境的接触,才形成了人体微生态环境。因此,所谓的依赖性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综上所述,益生菌还是新生事物,其健康的正向作用一直是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但仍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没有必要过分渲染其功效。如果有健康需求,恰好又有精力和能力,选择适宜的益生菌产品是可以的,但如果把它看成是万能的,那到头来只能是自欺欺人。所以补充益生菌需要平和的心态和相关的知识储备。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
上一篇:[锐·聚焦]激光武器:未来可期
下一篇:[览·科学]捕捉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