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5 阅读数:530
崔静 李宁
摘? 要:与传统教学相比,在线教学增加了许多局限性与不可控性。教师面对网络另一端学生的“已知”“需知”“能知”“想知”等情况的获取、分析和判断,远比课堂教学中更为复杂、困难。因此,针对当前在线教学的迫切需求,需要加紧研究探索部队院校现有条件下,以传统课堂为契机的在线学情分析的新模型新方法;研究构建适应线上教学特点、符合大纲教学要求、满足学情需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创新设计面向学生、聚焦教学效果的授课方式方法体系。这既是完成在线教学中“教与学的再度整合”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基础步骤与实际措施。
关键词:学情分析? 思政教育? ARCS模型? 在線
中图分类号:G632.4?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2(b)-0194-03
Study on the Analysis of Learning Situation in Online Teaching
CUI Jing? LI Ning
(Shijiazhuang Campus of Army Engineering University, Equipment Simulation TrainingCenter, Shijiazhuang, Hebei Province, 050003 China)
Abstract: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online teaching has many limitations and uncontrollability. It is more complex and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acquire, analyze and judge the "known" "need to know" "able to know" "want to know" of students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network than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refore, in view of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current online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step up the research and explore the new model and method of online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under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of military academies.Research and construct the content system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that adapt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teaching,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yllabus teaching and meet the needs of learning situation,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method system which is oriented to students and focuses on teaching effect. Thi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remise to complete the "re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nline teaching, but also the basic steps and practical measures to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and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Analysis of learning situ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ARCS; Online
1? 在线学情分析的新内涵
1.1 在线学情分析的必要性
教学行为含有教的行为与学的行为两个过程,其好坏主要不是取决于教师是否呈现清楚,而在于两类行为相互作用的程度和成效。由于在线教学是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教与学的行为在时空上的分离。这种分离将导致教师对于学生的听课反应不可能做到随时观察、随时调整,教与学的过程难以实现浑然一体,甚至相互脱节,最终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因此,针对当前在线教学的迫切需求,需要加紧研究探索部队院校现有条件下,以传统课堂为契机的在线学情分析的新模型新方法;研究构建适应线上教学特点、符合大纲教学要求、满足学情需求的教学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内容体系,创新设计面向学生、聚焦教学效果的授课方式方法体系。这既是完成在线教学中“教与学的再度整合”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基础步骤与实际措施。
1.2 在线学情分析的研究内容
1.2.1 研究新形势下学生观的新内涵
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传统学生观把学生视为被动地接受者,被动地接收着所学的知识,最终成为了装知识的容器。而教师所具有的学生观往往会对他的教育态度和行为起到一定的引导与和定位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相应产生与之对应的教育态度、教方法和行为。同时学生观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涵有所不同,会随着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当前新形势的教学环境下,教师需要在原有的学生观中赋予新使其的内涵,更能体现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能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
在新的学生观中,学生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而且还必须将学生视为主动的、积极的、有进取精神的学习者;同时还要在教育中包容和接受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
1.2.2 研究新形势下学情分析的新内容
在线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分析掌握新形势的学生观后,教师看待学生的眼光就会发生变化,观察学生的角度也会随之改变,学情分析也必然赋予新的内涵,需要在传统元素中加入新要素,构成以时间、个人、空间等为坐标的多维多角度学情分析要素库。
2? “ARCS+思政”模型下教学设计的创新研究
基于以上对在线学情分析面对的新内容与新挑战,该节提出“ARCS+思政”模型,该模型实现了学情分析与教学活动过程相结合,构建完成需关注的学情信息模型,同时要依据这些信息对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相应教学设计的创新研究。
2.1 “ARCS+思政”的概念分析
ARCS动机设计模式由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John M.Keller于1984年提出。它是一个具有较强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模式,主要针对学生学习动机状况和教学特点制定简单而严谨的实施步骤。该模型在综合动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提出关于动机设计模式的四要素。即A——注意(attention),学习者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意识的选择性关注,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具有探究的兴趣。R——相关(relevance),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符合学习者的客观需求,符合学习者当前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能够与学习者已有经验相联系,对于学习者的未来发展存在一定的价值,将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相结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C——信心(confidence),学习者在把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用于应对各种学习情景时,具有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念。培养学生对成功的期待,建立适度的自信,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S——满足(satisfaction),学习者的期望与其行为结果相一致,产生持续性学习动机。通过反馈与鼓励等措施,学生所建立的满意感是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而课程思政,是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号召,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将思政浸润到教学全过程的一种外在动机激励举措。
在动机模型中加入思政元素,实际是在学生主观具有的4个内部动机之外,又加入了一个外部激励元素,这个外部元素既是对这4个元素的有效补充,同时也能从根本上保障4个元素的稳定与提升。
由于专业类课程比较适合采取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接受知识传承和价值引领双重任务的训练。因此依据“ARCS+思政”動机模型可生成课前—课中—课后多阶段多时段的教学设计框架。
2.2 基于在线的“ARCS+思政”的教学实践
2.2.1 “ARCS+思政”模型下教学设计的智能化研究
在ARCS基础之上融入思政元素,其实质就是在充分分析学情之后,在课程教学的展开过程中,施教者根据情景、目标、学情、资源等因素创新课堂教学,巧妙设计教学内容,精心构思教学环节,通过传授知识体系,同时把思考问题的角度、思维方式本身以及价值体系一同打包,艺术性地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促进学生提升思维能力,学会自己推导出结论,使之有效内化为认同。将该模型用于教学实践的主要技术路线见图1。
2.2.2 “ARCS+思政”模型下多时段的教学设计框架
根据图2可知,以信息类基础课程为例,依据在线“ARCS+思政”动机模型生成课前—课中—课后多时段的教学设计内容。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多时段的教学设计任务,其中课前主要以线下方式为主,学员可自行完成学案的填写,其自学手段可基于MOOC或者其他教育资源;通过评阅学员的学案,再辅助其他的调查、测试等方法,教员可基本掌握学员的整体学情。在课堂上,教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讲解,同时在专业知识中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学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课后,对学员进行在线测试,形成知识闭环。
参考文献
[1] 江潇.课前学情数据驱动的教学模型构建及其应用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 毛耀忠,许尔伟.国内“学情分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9(5):50-55.
[3] 吴金梅.基于学生行为的翻转课堂前学习准备策略研究学[D].广州大学,2019.
[4] 谢晨,胡惠闵.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15,44(2):20-27.
[5] 陈志刚.课前备课学情分析的内容与操作实施[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9):1-7.
[6] 杜朝梅.基于学情诊断的教学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
上一篇:衡水学院大学生元认知现状研究
下一篇:加强部队财务管理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