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kxjscx@kxjscxzzs.com
  • 在线编辑QQ:959914545
科学技术创新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600/N

邮发代号:14-119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程晋芳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0-01-04 阅读数:426

张雅玮

摘 ?要:明清时期徽商是一支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商人集团,“贾而好儒”是其重要特色。徽商的生存方式主要表现为先儒后贾,或先贾后儒,或贾儒结合。而翰林院编修程晋芳则被学界认为是一位“由贾入儒”的文人代表。该文从程晋芳的家世、生平、藏书、著述以及文人交游方面着手,对程晋芳做了较为详细的学术史梳理,并提出了已有研究的存疑商榷之处,如关于程晋芳的从商经历、朴学思想以及其与《儒林外史》关系研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考证。

关键词:程晋芳 ?文化贡献 ?文人交游

中图分类号:I206.5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10-04

Abstract: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izhou merchants were a group of merchants of higher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Confucianism and business" is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towards them. The modes of existence of Huizhou merchants are mainly represented by the sequence of the "business and Confucianism"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business". Cheng Jinfang, who was the compiler in the imperial academy, was considered by the academia to be a representative of literati who was a businessman before becoming a scholar.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Cheng Jinfang's family history, lifetime, collections, writings and literati's interactions, which has a more detailed summary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Cheng Jinfa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doubts about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such as Cheng Jinfang's business background , thoughts concerning about Chinese philology , the research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eng Jinfang and The Scholars and other aspects, need further textual criticism.

Key Words: Cheng Jinfang; Cultural Contributions; Literati's Interactions

程晉芳不仅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藏书家和诗人,而且在清代的学术文化史、思想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力。个体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的徽商群体和社会背景,展现历史的真实面貌。同时笔者依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借鉴前人的优秀成果,在程晋芳的家世生平、文化贡献以及文人交游方面进行了整合提炼,力图对程晋芳有一个较全面客观的认识。

1 ?程晋芳的家世生平研究

关于程晋芳的家世生平研究,主要围绕家世和生平两方面展开陈述。程晋芳处于康乾盛世,经济文化环境的稳定繁荣,这也为其生平经历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因素。

1.1 程晋芳的家世

汪崇筼《清代徽州盐商的文化贡献之二:著述》中,关于程晋芳的家世结合史料做了不同罗列,指出程晋芳是岑山渡人的观点。随后对家世又做了进一步推断,称其“可能是慎吾公之第五子莲渡公(即程量越)的第五代传人[1]。”程治国《程晋芳研究》,对程晋芳的家世做了相应介绍。程晋芳为安徽歙县岑山渡人,后随高祖程量入迁至扬州,开始盐业经营,殷实富足的家境也为晋芳的文学追求奠定了物质基础[2]。李小玲《徽州文化商人程晋芳》,依据《新安岑山渡程氏支谱》,对程晋芳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详尽全面的介绍。从高祖程量入一直延续到程晋芳一代,还描述了淮安独特的地理优势,深刻影响了程氏宗族的居住经商理念[3]。徐学林《〈儒林外史〉刻行功臣程晋芳》中,参照《翰林院编修程君墓志铭》《歙县志·文苑传》《徽州府志·文苑传》等资料对程晋芳的家世进行说明[4]。魏世民《清代学界全才程晋芳》,开篇即对程晋芳的家世做了介绍。先后从高祖到晋芳一代进行陈述,其中程晋芳排行老二,上有哥哥志铨,下有弟弟卫芳[5]。张翔《程晋芳及其桂宦藏书》,在对程晋芳的藏书进行介绍的同时,也简单对其家世传承做了相应铺垫[6]。王贤辉《清朝徽州大盐商程晋芳》,以程晋芳为代表的程氏家族为例,对清初从事盐业生意的家族依据族谱各取名号的行为做了介绍[7]。俞应进《程晋芳诗歌研究》,分别从程晋芳的家庭、家境变迁和为人三方面对其家世生平进行略述。具体到家世,可以从家庭与家境变迁中窥探一二[8]。王勇《程晋芳著述考》一文,从程晋芳的字号、祖籍以及经商方面对其家世进行陈述[9]。王伟康《吴敬梓与程晋芳交游述略》,文章开篇即对程晋芳的家世生平(特别是家世)做了全面概括[10]。李小玲《徽州文化人程晋芳》中,参照《清史列传》和袁枚的《与程原衡》,对程晋芳的家世进行了简要介绍,进一步说明晋芳入仕前曾是盐商的事实,这也与其家族多年致力于盐业经营有关[11]。杜泽逊《读新见程晋芳一篇四库提要分撰稿》一文,在讲述程晋芳四库提要分撰稿的基本情况下,对其家世也有所提及,反映了程晋芳年少时期的优越家境[12]。

1.2 程晋芳的生平

林静梅《论清代学人的“札记之功”》一文,参考程晋芳的诗句,发现晋芳平生一向坚持札记,这也为其日后在学术研究领域打下坚实的文学功底[13]。程治国《程晋芳研究》,对程晋芳的生平,分别从其求学交游、居家京城、客死他乡3个时期展开,高度概括了晋芳的一生[2]。汪崇筼《清代徽州盐商的文化贡献之二:著述》中,在介绍程晋芳作为岑山渡盐商氏族代表人物的同时,对晋芳的生平也做了客观描述,其中包含其在学术上的非凡成就和晚年穷困潦倒的悲惨经历[1]。程治国《关于程晋芳生平的几点考辨》,从晋芳的字号、籍贯和科举方面对其生平进行考证,旨在还原一个相对客观的历史真相[14]。杨锦先《程晋芳的里贯与科第》一文,对史载有关程晋芳里贯科第的争议内容方面,指出了仍需辩证探析之处[15]。李小玲《徽州文化人程晋芳》中,分别从“咸近士风”“贾而好儒”和商人的角度来对程晋芳的生平进行全面论述[11]。魏世民《清代学界全才程晋芳》,讲述了程晋芳由富变贫的人生经历,并肯定了其在诗歌、文学、思想等领域所做的重要贡献[5]。张翔《程晋芳及其桂宦藏书》,其中对程晋芳藏书进行介绍的同时,也涉及其生平经历的叙述,晚年流落异乡病故令人惋惜[6]。俞应进《程晋芳诗歌研究》,从程晋芳的家庭、家境变迁和为人三方面对其家世生平进行略述。具体到程晋芳的生平,结合晋芳的为人相关内容,认为待人温和而不盲目攀附是其性格特点,且晋芳在为人处世中所折射出的高风亮节同样值得后人学习[8]。王勇《程晋芳著述考》,文章按时间顺序对程晋芳的生平做了简要概括[9]。王伟康《吴敬梓与程晋芳交游述略》,开篇即对程晋芳的家世生平做了全面概括,而对其生平的介绍穿插在家世中,着重以交游为主,展现了程晋芳为人豪爽、喜交文人的性格特点[10]。刘尚恒、郑玲《安徽藏书家传略》,其中对程晋芳的生平也做了相应陈述[16]。王佳佳《刘大櫆交游研究》,文章在介绍刘大櫆与程晋芳交谊的同时,也对程晋芳的生平经历以及文学成就进行了总结归纳[17]。徐学林《〈儒林外史〉刻行功臣程晋芳》一文,关于程晋芳的生平事迹及主要贡献根据时间进行详尽铺陈,彰显了其一生的卓越成就[4]。王贤辉《清朝徽州大盐商程晋芳》,文章从徽商的角度入手,并以程氏家族为例,揭示了徽州盐商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同时简要描述了程晋芳的生平且最后予以中肯評价[7]。杜泽逊《读新见程晋芳一篇四库提要分撰稿》,在介绍程晋芳四库提要分撰稿的同时,对其生平活动也有简要说明[12]。

2 ?程晋芳在文化上的贡献研究

有关程晋芳在文化上的研究,涉及藏书、著述、诗歌和思想等方面,文章在此主要从藏书与著述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他内容则不再深入探究。

2.1 程晋芳的藏书

王世华《徽商收藏的文化意义》一文,其中提到程晋芳的“桂宦”藏书,呈现的是一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景象,充分体现了程晋芳的藏书规模和对文人雅士所做的贡献[18]。李正爱、罗文红《徽州盐商与扬州城市文化艺术》,提及程晋芳在扬州的藏书多达五六万卷,进一步凸显程晋芳的藏书宏富[19]。张翔《程晋芳及其桂宦藏书》,根据《桂宦藏书序》对程晋芳的藏书情况与规模予以介绍,另外补充了藏书散佚方面的内容[6]。李小玲《徽州文化商人程晋芳》,从藏书的概况和贡献方面对程晋芳的藏书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评述[3]。魏世民《清代学界全才程晋芳》,按时间先后对程晋芳的藏书进行了高度概括,同时肯定其藏书对《四库全书》编纂所做的不朽贡献[5]。张一民《桂宦藏书在淮安》,其中详细介绍了程晋芳“桂宦”藏书的具体情况,涉及地理位置、藏书规模以及发展历程[20]。李小玲《徽州文化人程晋芳》中,对程晋芳的藏书进行了简述,肯定了晋芳在保存藏书方面的巨大功劳[11]。程治国《程晋芳研究》,对程晋芳的藏书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考辨,进一步凸显其藏书数量可观、规模浩大[2]。陈艳君《明清徽商的消费生活述论》一文,提到程晋芳斥资购买了大量藏书,足有五万卷,成为当时声名赫赫的藏书家[21]。

2.2 程晋芳的著述

胡益民《徽州文献综录》中,从著录、著录的版本馆藏以及人物传记方面对程晋芳的著述情况进行整理罗列[22]。王世华《徽商收藏的文化意义》,对程晋芳虽为盐商但却在文学上成果丰硕的事实进行论述,并罗列其著作,包括卷数[18]。王勇《程晋芳著述考》,全面罗列了程晋芳的史载著述,其中包含著述的散佚和馆藏情况,涵盖文集、诗集、经易著作等[9]。程治国《程晋芳研究》,分别从著述的概况、版本、情况说明以及亡佚原因四方面入手,较全面地总结了程晋芳的著述内容[2]。徐学林《〈儒林外史〉刻行功臣程晋芳》中,对程晋芳的著作整理近三百卷,进一步凸显其著述等身的史实[4]。李忠明《程晋芳〈儒林外史〉研究述评》,对程晋芳的《文木先生传》做了深入分析[23]。胡益民《徽人著述的特点及其研究利用价值》一文,以《四库全书》所收录的著述为例,程晋芳作为被收入《四库全书》的学者,留下了大量具有文学价值的著述[24]。王勇《论乾嘉时期非考据学派学者对考据学的批评》,在对程晋芳生平进行介绍的同时,也提及其著作情况[25]。李汉秋《程晋芳〈文木先生传〉》,较全面地分析了《文木先生传》的主要内容,同时作为第一篇吴敬梓传,成为后续有关吴敬梓研究的重要原始资料[26]。

3 ?程晋芳的交游研究

程晋芳在文人交游方面同样值得一提。其中,袁枚、吴敬梓和朱筠皆是程晋芳生平交往密切的文人学士,在此依次进行介绍。

3.1 程晋芳与袁枚的交游

魏世民《桂树黄鸟两相依——论袁枚与程晋芳的交谊》,依据时间顺序讲述了程晋芳和袁枚长达40年的深厚情谊,从期间二人来往不断的书信中,表达了对彼此的关心牵挂[27]。魏世民《论程晋芳与袁枚的交谊和学术往来》一文,按照时间先后同时结合二人诗作的相关内容,对程晋芳和袁枚的交谊做了详尽介绍[28]。程治国《程晋芳研究》,其中提到程晋芳与袁枚的交往尤为密切。袁枚曾和晋芳共同打点生意,程晋芳去世,袁枚焚其券,传为佳话[2]。俞应进《程晋芳诗歌研究》,认为袁枚是程晋芳的“生死知己”,袁枚也是晋芳诗中直接或间接提及次数最多的友人,可见二人感情之深[8]。

3.2 程晋芳与吴敬梓的交游

陈美林《撰写〈儒林外史〉研究史的再思考》中,依據时间先后顺序对程晋芳与吴敬梓的生前交往进行介绍。同时认为也正是凭借与吴敬梓的深厚情谊,才有之后《文木先生传》及其他相关诗作的诞生[29]。王伟康《吴敬梓与程晋芳交游述略》,叙述了吴敬梓与程晋芳交游的概况,进一步展现了莫逆之交[10]。李忠明《程晋芳〈儒林外史〉研究述评》一文,除了介绍程晋芳对吴敬梓研究的贡献之外,也对二人的交往情况进行了简要描述,同时分析了彼此成为忘年交的原因[23]。程治国《程晋芳研究》,其中提及程晋芳与吴敬梓是忘年交,程晋芳为其著有《文木先生传》以及《哭吴敏轩》等诗[2]。李小玲《徽州文化商人程晋芳》,提到吴敬梓生活捉襟见肘之际,曾得到程晋芳的帮助[3]。张翔《程晋芳及其桂宦藏书》一文,提及吴敬梓早期曾住在程晋芳家,感情可见一斑[6]。俞应进《程晋芳诗歌研究》,认为吴敬梓是程晋芳的“忘年交”[8]。陈美林《发掘和利用吴敬梓研究资料的再检讨——吴敬梓研究回顾系列》,其中提到程晋芳所著的《文木先生传》,是吴敬梓研究的重要文献,文章的创作离不开二人生前的深厚情感和学术往来[30]。周生杰《简论明清徽商的诗歌创作》,从徽商角度切入,讲述了程晋芳与袁枚、赵翼及吴敬梓等人的交往,特别提到与吴敬梓的交谊[31]。

3.3 程晋芳与朱筠的交游

钟姝娟《四库全书私人呈送本中的朱筠家藏本——兼为程晋芳辩一诬》,较详尽地描述了程晋芳与朱筠父子的深厚情谊[32]。程治国《程晋芳研究》,其中涉及与朱筠的交往,二人亦师亦友,感情深厚[2]。李小玲《徽州文化商人程晋芳》,提到程晋芳拜师朱筠,研习经易,成为经学大家[3]。俞应进《程晋芳诗歌研究》,认为朱筠和程晋芳是“亦师亦友”的关系[8]。徐学林《〈儒林外史〉刻行功臣程晋芳》一文,提及程晋芳生前与朱筠的交往经历,往来密切,感人至深[4]。

4 ?思考

程晋芳作为一代文豪,在藏书著述、交友游历以及诗歌思想等领域皆有不凡成就,文化上的贡献也促使其成为当时的知名学者,推动了清代中后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传播。除此之外,程晋芳后来弃贾从儒,对于士商融合也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学界有关程晋芳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现有文献的时间跨度较大,史料真实性有待考证。与此同时,经过对文献的整合提炼,笔者认为,程晋芳研究在以下方面可以进一步商榷探讨。

一是关于程晋芳的从商经历。虽然身为一介徽商,但程晋芳具体的从商经过并未在文献中有明确说明或仅是简单带过。有关程晋芳的商人身份,缺乏确凿有力的证据,给人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因此,日后还需要充实的史料支撑。二是关于程晋芳的朴学思想。与程晋芳的经学思想研究相比,朴学或考据学思想研究稍显单薄,尚存研究探索空间。三是关于程晋芳与《儒林外史》关系的研究。笔者通过分析,在二者关系研究上,主要是围绕程晋芳和《儒林外史》的原貌问题以及《儒林外史》的原创精神展开讨论。具体而言,论述大体集中在《儒林外史》和“唐人小说”关系的探究上。当然此方向研究前提均离不开程晋芳与吴敬梓生前的密切往来和深厚感情。

参考文献

[1] 汪崇筼.清代徽州盐商的文化贡献之二:著述[J].盐业史研究,2005(1):34-39.

[2] 程治国.程晋芳研究[D].兰州大学,2007.

[3] 李小玲.徽州文化商人程晋芳[D].安徽师范大学,2008.

[4] 徐学林.《儒林外史》刻行功臣程晋芳[J].出版史料,2004(4):114-117.

[5] 魏世民.清代学界全才程晋芳[J].古籍研究,2012,57(1):396-403.

[6] 张翔.程晋芳及其桂宦藏书[J].晋图学刊,2002(3):72-73.

[7] 王贤辉.清朝徽州大盐商程晋芳[J].产权导刊,2009(3):80.

[8] 俞应进.程晋芳诗歌研究[D].安徽大学,2014.

[9] 王勇.程晋芳著述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3):112-116.

[10] 王伟康.吴敬梓与程晋芳交游述略[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1):52-55.

[11] 李小玲.徽州文化人程晋芳[A].安徽省徽学学会.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安徽省徽学学会,2007:3.

[12] 杜泽逊.新读见程晋芳一篇四库提要分撰稿[J].图书馆建设,1999(5):70-71.

[13] 林静梅.论清代学人的“札记之功”[J].理论学习,2006(12):40-59.

[14] 程治国.关于程晋芳生平的几点考辨[J].陕西教育·理论,2006(12):301-304.

[15] 杨锦先.程晋芳的里贯与科第[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41.

[16] 刘尚恒,郑玲.安徽藏书家传略[M].合肥:黄山书社,2013:68-69.

[17] 王佳佳.刘大櫆交游研究[D].安徽大学,2015.

[18] 王世华.徽商收藏的文化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5):520-526.

[19] 李正爱,罗文红.徽州盐商与扬州城市文化艺术[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7-11.

[20] 张一民.桂宦藏书在淮安[J].新世纪图书馆,2004(2):74-75.

[21] 陈艳君.明清徽商的消费生活述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9-23.

[22] 胡益民.徽州文献综录(上下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4:1279-1280.

[23] 李忠明.程晋芳《儒林外史》研究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2):36-41.

[24] 胡益民.徽人著述的特点及其研究利用价值[N].光明日报,2001-11-20(3).

[25] 王勇.论乾嘉时期非考据学派学者对考据学的批评[D].北京大学,2005.

[26] 李汉秋.程晋芳《文木先生传》[J].儒林外史研究纵览,1992(7):123-124.

[27] 魏世民.桂树黄鸟两相依——论袁枚与程晋芳的交谊[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3(1):74-77.

[28] 魏世民.论程晋芳与袁枚的交谊和学术往来[J].徽学,2013,8(1):304-311.

[29] 陈美林.撰写《儒林外史》研究史的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60-66.

[30] 陈美林.发掘和利用吴敬梓研究资料的再检讨——吴敬梓研究回顾系列[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1):157-164.

[31] 周生杰.简论明清徽商的诗歌创作[J].文学评论,2012(3):77-84.

[32] 钟姝娟.四库全书私人呈送本中的朱筠家藏本——兼为程晋芳辩一诬[J].图书馆杂志,2016,35(7):94-101.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