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04 阅读数:357
叶海燕 刘韵诗 陈秦 陈哲铃
摘 ?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寻找两者之间的联系点来促进乡村的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指导意义。该文在国家大力倡导智慧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背景下,探讨了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找出互联网+、振兴乡村、智慧旅游三点之间的契合点,探寻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
关键词:振兴乡村 ?小景点 ?智慧旅游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327;F592.7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a)-0207-02
1 ?研究背景
1.1 乡村振兴的政策与乡村旅游的兴起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水平呈向上趋势,但乡村经济的发展仍然对此有着直接影响。对此,我国积极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和发展农村。但从目前的效果、现实观察看来,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振兴乡村仍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这其中存在两方面原因。第一,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因此无法像大城市一样形成大规模的经济;第二,农村具有较强的产品基础性,倘若单纯依靠农产品来振兴乡村,其存在的工业剪刀差将铁定拖垮小农经济。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进行合理融合,调整产业结构,为乡村振兴与建设创造更明朗的道路。
而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振兴乡村,就要让几亿农民中贫困者的经济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任务艰巨而繁重。根据数据得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进行旅游扶贫,这是贫困地区实现精准脱贫、改变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1]。
1.2 乡村小景点的概念分析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之中,最基础的便是零散乡村中的小景区。这些地方性小景点开发难度较小,且利益见效快。但小景区分多种不同类型,包括:乡村建筑、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历史民俗等,需在选择、建设、规划上因地制宜地开发,着眼于综合效益,对其特殊性进行特殊分析,合理利用,这有益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2]。
2 ?乡村“小景点”基础调研和工作
2018年4月,眼镜猫项目组于项目计划、实施前发布一份关于乡村旅游的意向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乡村小景点的旅游倾向,发布问卷总共3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91份。问卷有效反映出乡村旅游的优劣符合该项目计划发展所想。
与此同时,部分小组成员前往从化良口镇实地调研,不难发现,通过乡村旅游达到的乡村振兴对当地乡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促了乡村的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工作,这给乡村经济带来了发展机遇。
3 ?目前乡村“小景点”推行中的遇到的问题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猛,致使“乡村旅游”成了高频用语,而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的人渴望远离城市喧嚣,逐渐倾向于选择乡村旅游,这是乡村旅游最好的发展机遇。凭借这个机遇,乡村居民包括农民应当巧妙利用当地极具乡村特色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助力实现精准扶贫、脱贫致富[3]。
然而,由于目前乡村的现代化建设较落后,信息和网络不畅通,起步也相对较晚,故而还存在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认识不到位,管理理念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规划不科学;产品单一、产业融合不够;乡村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破坏严重;宣传营销策略不到位;乡村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农村空心留守离散问题[4];农村、农业、农民价值难提升等。
另外,要发展智慧旅游,根本上就需要依托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是我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不论是旅游小型企业的管理人员还是运作数据平台的技术人员都应从思想、技术上双管齐转变,在营销、服务和管理3个方面建设旅游业的信息化、数据化。因此,政府应鼓励旅游业在运行和管理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服务平台,逐步完成旅游服务模式的转型,进一步提升旅游业运行的信息化程度。
4 ?“村游”旅游信息平台解决“小景点”可行性分析
4.1 我国旅游业数量处于上升期
目前,我国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推进发展,我国的旅游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而经济基础必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支柱;据调查显示,在未来的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仍稳定增长,可达到人均GDP3500美元左右或更多,这是世界公认的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的一大特征;国家持续不断扩大内需和加快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不断地为旅游业的进一步转型创造新的机遇;而随着我国对现行休假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落实,未来几年的中国必将形成庞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4.2 追求自由旅行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第三产业当中,旅游服务业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化。以往被人们所向往的遠方也由遥不可及的奢侈消费成为了唾手可得的平民消费。随着近年来消费升级,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传统形式的热门景点旅游、跟团行。并对其中存在的节假日出游拥堵、景区环境脏乱差、旅游服务业强制性购物等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抵抗情绪。而另一种更加自由的旅游方式悄然兴起,例如周边游、小景点、乡村旅游、智慧旅游等。
4.3 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
在互联网络的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全民旅游时代逐渐来临,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倾向于自由出行的方式。另外,在互联网特有的便捷、高效的特点下,游客的需求各自迥异,过多同质、同类型的旅行体验已经无法再有效地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各类需求,致使传统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有心无力,旅游行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现象,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因此,旅游发展应该突出区域差异化,制定差异化旅游发展政策,缩小区域旅游业发展差距。
4.4 政府政策支持
一直以来,节假日旅游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释放精神消费、扩大我国内需等方面有着难以忽视的重大作用。人民群众满意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在《“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可以明显看出,要想实现这个目的,必将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具体问题。
5 ?结语
如何让乡村旅游结合智慧旅游,有两种可行的办法:第一,带领农民走向脱贫致富;第二,把农民与游客的利益放在首位,走“政府+农户+企业+村游APP+游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村旅游与“智慧旅游”的结合发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政府、乡村、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得更好,且有必要培养乡村旅游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建立全社会共同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邓清南.农村旅游与旅游扶贫思考[J].农村经济,2004(6):36-39.
[2] 郭强.不要忽视了小景点[N].山西经济日报,2016-10-30(001).
[3] 黄美忠.智慧旅游环境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J].农业经济,2017(10):41-43.
[4] 王金华.我国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1.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