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邮箱:kxjscx@kxjscxzzs.com
  • 在线编辑QQ:959914545
科学技术创新版权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编辑部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600/N

邮发代号:14-119

语   言:中文

周   期: 月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16开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论文鉴赏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鉴赏 > 正文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3 阅读数:439

韩阳

摘 ?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舞蹈课程,是对学生舞蹈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存在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宽泛、教学方式固化的问题。该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的舞蹈教学问题,通过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创新实践,来推动舞蹈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舞蹈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a)-0122-02

学前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主要学科,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具有重要影响。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重要途径,其能够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体柔韧性与艺术情操。该文根据当下高职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舞蹈教学课程情境、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创新,以促进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

1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重要性及课程安排

舞蹈课程是集心理素质锻炼、形体塑造、艺术感知力培养于一体的教学科目,教师通过对学前教育学生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使其掌握基本的幼儿舞蹈动作,还能有效培养学生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对话技巧,提升学生课程学习的智力水平、思维水平。

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安排,通常以90min课程教学为一节、2~3节课为一个课时,进行舞蹈教学理论、课堂实践的学习。但现阶段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舞蹈课程教学项目,仍旧以舞蹈教材的理论课程为主,教师忽略对学生热身训练、肢体拉伸训练与舞蹈动作的讲授。比如: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横叉、竖叉、抱前腿、抱后腿等软开度动作的练习,也没有开展过柔韧度、力量的协调训练,这就使得舞蹈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实践性与实用性大打折扣。所以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教师与学生都缺乏对舞蹈学习的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产生的舞蹈学习效果不明显。

2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下高职教师对舞蹈课程的设置,逐渐偏离对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教育目标。高职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往往会参考其他艺术学院的教育模式,将教师本身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依据舞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舞蹈理论、舞蹈练习动作的传达。这种过于强调教师作用,忽视学生舞蹈学习自主性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有效引导學生展开舞蹈动作、舞蹈编排的练习,还会增强学生舞蹈课程学习的依赖、懈怠心理,学生一旦失去舞蹈课程练习的具体目标,就不能达成舞蹈内容学习与训练规定的任务目标。

2.2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理论化、宽泛化

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通常以理论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场所,将舞蹈练习内容融入到理论教育中。这种过于理论化、宽泛化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现代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也无法促进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提升。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将拉丁舞、芭蕾舞、民族舞、爵士舞等现代舞,作为高职院校舞蹈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舞蹈理论、实践方式的教学。虽然这些舞蹈课程比较宽泛,也有着较高的实用性特征,但其缺乏与幼儿舞蹈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学生在学习以上的舞蹈课程教学项目后,并不能将其很好地应用到幼儿舞蹈的教学中。因此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的缺乏,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造成学生舞蹈学习专业性低的重要原因。

2.3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方式、评价模式固化

舞蹈、戏剧与音乐等教育内容,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幼儿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设置合理化的舞蹈教学方式,对学生舞蹈课程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评价,成为高职学前教育面临的主要课题。首先,当下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中,缺乏相应舞蹈教学情境、舞蹈教学小组的组织,学生常常以单兵作战的方式进行舞蹈课程学习,缺乏同学之间的沟通讨论与实践指导,由此使得学生舞蹈课程学习的质量不高。其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学习质量的评价,通常将舞蹈技巧作为专业考核的重要内容,缺乏对学生人文知识、沟通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的评价。

3 ?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研究

3.1 转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需要结合舞蹈教材、学生需求、社会需求等教育要求,展开舞蹈理论、形体动作与舞蹈实践的教学。第一,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作为舞蹈活动的教育主体,进行舞蹈理论、舞蹈动作实践、沟通能力与艺术感知力等的教学培养,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舞蹈动作、表演技能,还要加强对其艺术理解力的教育,使其真正掌握与理解舞蹈呈现的精髓,提升学生在舞蹈练习与表演中的人文素养。第二,高职院校应针对幼儿教育教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讲解能力、舞蹈沟通能力的教学,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开展舞蹈练习实践,帮助其逐步掌握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步骤。第三,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舞蹈学习情境,对其进行分层次的差异化舞蹈内容教学,来推动学生舞蹈学习能力、幼儿教学能力的提高。

3.2 设置符合学前教育需求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舞蹈课程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起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学习质量等,要通过恰当的舞蹈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引导,才能提高学生舞蹈感知力、专业技能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开设一系列与学前教育有关的舞蹈内容,比如儿童舞、民族舞、秧歌舞等,加强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舞蹈课程学习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教学岗位打下坚实的舞蹈基础。其次,高职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教学,需做好不同舞蹈课程的比例安排,将热身训练、身体协调性训练内容放在舞蹈教学前(课时30min),将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放于其后(课时60min),从而提升学生在舞蹈实践中的专业能力、艺术感知力。

3.3 建立科学、合理的舞蹈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舞蹈动作、舞蹈创编能力的考核,还要加强学生舞蹈审美能力、艺术感知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通过采用舞蹈理论的笔试评估、舞蹈训练动作现场评估等方式,可以客观地对学生的舞蹈学习状况、即兴创编能力、教学讲解能力等做出评价,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学习的综合水平,为后续学生学前教育学习、舞蹈课程学习提供帮助。

4 ?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需要以学生的舞蹈动作、沟通能力与创新能力等,作为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与方向。教师将舞蹈课程教育引入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对多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开发,能引导学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做出明确规划,最终提升其在学前教育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邓黄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项目化改革实践探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65-67.

[2] 鞠婷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8).

[3] 王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评鉴,2017(23):141-143.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