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16 阅读数:354
欧阳云帆
摘 ?要:创新是现代教育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每个高职教师肩负的责任。为此,在生理教学改革中更加注重对高职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理学 ?教学改革 ?高职学生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a)-0152-02
1 ?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教学理念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赋予职业教育的新要求,职业教育需要迫切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而课堂教学是职业教师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学识和创新能力的阵地,教师是创新的指导者和先行者,是创新教育的根本和源泉。因此,我们首先把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以社会发展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灵感,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创新为原则的教学思路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提高教学的内涵和效果,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潜能。
2 ?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思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职业学校的教学既要满足学生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1]。我们根据高职专业的教学要求,专业工作需要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统筹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2.1 深化专业教学,创新优质教材
教育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创新教材,加强教材建设,我们首先是精选、优选国家规划教材。其次,组织教师研究编写精品优质实用教材。再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最后,引导学生进入教材世界,使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聚焦[2]。总之,要使整个课程教材的结构更合理、内容更丰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拓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2.2 熟悉教材,精心备课
教学成功,备课先行。教学内容准备得好坏对于高质量的教学至关重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环节。精心备课是实现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把握大纲、选择好教材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然后熟悉教材、吃透教材、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把握难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把教材知识的呈现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了然于心。在全面领悟教材的基础上,敢于超越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对教材价值的充分而有效的利用,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2.3 加强教师素养,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应加强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技能,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多学科的融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特点,改革教学方法,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增强教学效果[3]。良好的教学效果,取决于良好的教学内容。我们在选择好的教材的基础上,要更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给学生讲经典的、适用的、有用的、最新的科学知识,注重理论知识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坚持教学改革与临床需要相结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在每次讲课时,教师都会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分析。例如,在讲授第四章血液循环时,首先给学生提出:血液怎么会在心血管中定向流动?循环系统由什么组成?如果血液在血管中停止流动了人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此时又该如何处理?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思考,然后讨论、分析,最后教师精讲点拨、总结归纳。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3 ?更新教学方法,强化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法,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把教学活动创造成一个在老师指导和启发下学生积极参与并能自觉学习的过程。(1)把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改为“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以知识为媒介,突出学生创新思维潜能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2)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勤思善问,勇于创新。(3)改革和增设新型、应用型课程,重点加强学生实验实训教学、课程见习、生产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撰写等学习环节,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善于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的信息,补充、完善、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知识竞赛活动、第二课堂和科研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及创新潜力,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开展教学。灵活恰当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信息等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声、光、色、情景融为一体,动静兼备、视听并举,使深奥抽象、难于理解和记忆的内容,生动、形象、直观、有效地呈现出来,使学生易懂易记,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5)强化课后练习与思考,巩固所学知识。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及教材内容,布置课后思考练习题,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和勤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有效地形成并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EB/OL].(2011-12-30).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7/xxgk_171564.html.
[2] 钟启泉.教学方法:概念的诠释[J].教育研究,2017(1):97-1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EB/OL].(2012-03-16).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编辑整理: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 官方网站:www.hljkxzzs.com